【201】等温滴定微量热仪(生科院公共仪器,非生科院人员使用请提前联系管理员交表审核)
-
9/人使用者
-
40/次机时次数
-
269/小时总时长
-
0/次送样次数
-
49/人收藏者
-
收费标准
机时0元/小时 -
设备型号
MicroCal PEAQ-ITC -
当前状态
-
管理员
倪祥雨,牛锋锋 13590314764 -
放置地点
校本部生物楼二层201201-P5
- 仪器信息
- 预约资源
- 附件下载
- 公告
- 同类仪器
名称
【201】等温滴定微量热仪(生科院公共仪器,非生科院人员使用请提前联系管理员交表审核)
资产编号
18040006S
型号
MicroCal PEAQ-ITC
规格
MicroCal PEAQ-ITC
产地
美国
厂家
马尔文
所属品牌
马尔文
出产日期
购买日期
2018-11-02
所属单位
生命科学学院
使用性质
科研
所属分类
资产负责人
倪祥雨
联系电话
13590314764
联系邮箱
放置地点
校本部生物楼二层201201-P5
- 主要规格&技术指标
- 主要功能及特色
- 样本检测注意事项
- 设备使用相关说明
主要规格&技术指标
1. 检测原理:
- 基于 等温滴定量热法(ITC),直接测量分子结合/解离过程中的热量变化,计算结合常数(K)、焓变(ΔH)、熵变(ΔS)及化学计量比(n)。
2. 温度控制:
- 温度范围:2°C 至 80°C,精度±0.02°C。
- 全自动恒温系统,避免环境温度波动干扰。
3. 样品池与注射系统:
- 样品池体积:~1.4 mL(标准池),可选配低体积池(200 μL)。
- 注射器容量:250 μL,注射速度范围:0.1 μL/s 至 0.5 μL/s(可编程控制)。
4. 灵敏度与分辨率:
- 检测限:最低可检测热功率 0.1 μcal/s。
- 数据采集频率:1 Hz(实时监测热量变化)。
5. 自动化与软件:
- 全自动进样和清洗程序(支持无人值守实验)。
- PEAQ-ITC 分析软件:一键式数据分析,自动拟合热力学参数,符合21 CFR Part 11规范(审计追踪、电子签名)。
- 基于 等温滴定量热法(ITC),直接测量分子结合/解离过程中的热量变化,计算结合常数(K)、焓变(ΔH)、熵变(ΔS)及化学计量比(n)。
2. 温度控制:
- 温度范围:2°C 至 80°C,精度±0.02°C。
- 全自动恒温系统,避免环境温度波动干扰。
3. 样品池与注射系统:
- 样品池体积:~1.4 mL(标准池),可选配低体积池(200 μL)。
- 注射器容量:250 μL,注射速度范围:0.1 μL/s 至 0.5 μL/s(可编程控制)。
4. 灵敏度与分辨率:
- 检测限:最低可检测热功率 0.1 μcal/s。
- 数据采集频率:1 Hz(实时监测热量变化)。
5. 自动化与软件:
- 全自动进样和清洗程序(支持无人值守实验)。
- PEAQ-ITC 分析软件:一键式数据分析,自动拟合热力学参数,符合21 CFR Part 11规范(审计追踪、电子签名)。
主要功能及特色
1. 核心功能:
- 直接测量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(无需固定化或标记)。
- 研究结合亲和力(Kd 低至 nM 级)、化学计量比及作用力类型(焓驱动/熵驱动)。
2. 技术优势:
- 高灵敏度:适用于低溶解度或弱相互作用体系(如小分子-蛋白质、核酸-蛋白)。
- 宽动态范围:可检测结合常数 Kd 范围 10² 至 10¹⁰ M⁻¹。
- 全溶液相分析:直接使用天然状态样本,避免固定化带来的假象。
3. 应用领域:
- 药物开发(化合物-靶标结合表征、片段筛选)。
- 抗体工程(抗原-抗体亲和力优化、表位竞争分析)。
- 酶学研究(底物结合、抑制剂机制解析)。
- 材料科学(表面活性剂/聚合物相互作用)。
- 直接测量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(无需固定化或标记)。
- 研究结合亲和力(Kd 低至 nM 级)、化学计量比及作用力类型(焓驱动/熵驱动)。
2. 技术优势:
- 高灵敏度:适用于低溶解度或弱相互作用体系(如小分子-蛋白质、核酸-蛋白)。
- 宽动态范围:可检测结合常数 Kd 范围 10² 至 10¹⁰ M⁻¹。
- 全溶液相分析:直接使用天然状态样本,避免固定化带来的假象。
3. 应用领域:
- 药物开发(化合物-靶标结合表征、片段筛选)。
- 抗体工程(抗原-抗体亲和力优化、表位竞争分析)。
- 酶学研究(底物结合、抑制剂机制解析)。
- 材料科学(表面活性剂/聚合物相互作用)。
样本检测注意事项
暂不提供送样检测服务
设备使用相关说明
1. 样品制备:
- 浓度要求:配体与靶标需匹配摩尔比(通常配体浓度高于靶标20-50倍)。
- 缓冲液匹配:配体与靶标需溶解于同一缓冲液(彻底透析去除杂质离子/DMSO)。
- 去气泡:样品需离心或脱气处理,避免注射过程中产生气泡。
2. 实验设计:
- 优化注射次数(通常15-25针)和注射体积(首次注射可设为0.4 μL,后续2 μL)。
- 设置空白实验(缓冲液-缓冲液滴定)扣除稀释热背景。
3. 环境控制:
- 实验室温度需稳定(±1°C),避免气流扰动。
- 高精度天平称量样本,确保浓度准确性。
- 浓度要求:配体与靶标需匹配摩尔比(通常配体浓度高于靶标20-50倍)。
- 缓冲液匹配:配体与靶标需溶解于同一缓冲液(彻底透析去除杂质离子/DMSO)。
- 去气泡:样品需离心或脱气处理,避免注射过程中产生气泡。
2. 实验设计:
- 优化注射次数(通常15-25针)和注射体积(首次注射可设为0.4 μL,后续2 μL)。
- 设置空白实验(缓冲液-缓冲液滴定)扣除稀释热背景。
3. 环境控制:
- 实验室温度需稳定(±1°C),避免气流扰动。
- 高精度天平称量样本,确保浓度准确性。
预约资源
附件下载
公告
同类仪器